北京市石景山区首先启动物联网防汛使用体系
发布时间: 2024-11-03 来源:88体育app官网下载
这个汛期,石景山在本市首先启动了物联网防汛使用体系,把握雨情不再靠巡查人员现场通报,而是经过物联网技能进行电子监控,身在指挥中心就可实时把握,又快又准。眼下,金安桥、衙门口、焦家坟、莲芳桥等京西九大“闻名”积水点,都用上了电子监控。
连日阴雨,走进石景山区应急办公室,整面墙的大屏幕上显现着全区积水点的实时状况,只见车辆和行人慎重地绕过地上的积水,桥下的交通有序疏通。视频监控体系的客户端上,各积水点的积水多深、雨量多大,数据实时在屏幕上跳动,线状图表显现着数值的改变。
金安桥、衙门口、焦家坟、莲芳桥……九大积水点的实时状况,轮流显现在大屏幕上。石景山区经信委相关担任的人介绍说,这些积水点和风险路段都布满了传感器。传感器就像是应急部分的眼睛、耳朵,它们在现场“盯守”着实时的雨情,并随时上报状况,以此来进步应急处置的功率和才能。
坐落形式口区域的金安桥,是京西出了名儿的积水点。此前,这儿的雨情都要靠巡查员现场调查,然后与区应急指挥部报告,发现超越预警目标,再采纳对应办法。现在,这儿被各种专业的物联网设备严防死守起来,处理起雨情愈加沉着。
首先是桥下装置的感应摄像头,它将实时画面传输到区应急指挥中心和区防汛办的大屏幕上,经过指挥中心的操作,摄像头可以滚动方向,还可以抓拍和摄像。
桥下的最凹处,还装置了一个电子水尺,像“卫士”相同随时侦查着桥下的积水状况。这把金属大尺子高1.6米,上面均匀分布着上百个感应点,水多深,不必再看墙上的油漆杠杠,水尺经过感应进行测算,测到的数据随时经过无线传输的方法发到指挥中心的应急处置平台上。
依据积水量的状况,指挥部可以每时每刻调度增减排水车辆和应急人员。当积水量超越10厘米的时分,水尺就会主动给石景山区应急、防汛、交通、消防等多个部分应急值守人员的手机上群发短信,提示他们当时的积水方位和积水量。依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当水位超越27厘米的时分,工作人员就会及时采纳封路办法,防止事端的产生。这种数据每五分钟发送一次,直到积水量降到10厘米以下。
和金安桥相同,衙门口、焦家坟、莲芳桥……京西九大积水点现在都被监控探头和电子水尺严防死守着。
为了准确、及时把握区内各方位降雨量的状况,石景山区还在八大处、老山、永定河、五里坨等十个防汛盯防要点地带放置了电子雨量筒,进行15分钟雨量实时监控和比照剖析。
这些直径20厘米的雨量筒,内置一个水平仪,监测精度可以到达0.1毫米,它们也与物联网设备进行了绑缚,每5秒钟,监测到的雨量数据就会经过无线传输的方法主意向指挥体系上报一次数据,体系每15分钟整合、剖析10个雨量筒上报的数据,向石景山区的应急防汛部分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发送短信,奉告他们现在的降雨量信息。
此外,假如降雨量每分钟超越2毫米时,体系也会主动群发短信,紧急通知工作人员,提示他们现在的雨情。假如15分钟没有数据,它就默许雨停了,这时,雨量筒还会就上一时段的降雨量主动进行总结,下了多长时间、总降雨量是多少,都将被收集进体系内,便利工作人员把握降雨量和雨速等信息,服务应急指挥。